TOP > 什麼是地質公園?
-
Q1. 什麼是地質公園?
-
地質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正式項目,通過地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保護認定地區內有價值的地球活動的痕跡,將其延續到未來為目的。
-
Q2. 地質公園和世界遺產有什麼區別?
-
世界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聯合教育科學文化機關)基於1972年舉辦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所誕生的世界遺產條約所制定,以保護「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還有兼備兩者要素的「複合遺產」為目的。對此,地質公園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自然公園,要求保護地質公園認定地區內具有國際性地球科學價值的「大地遺產」,並將其活用於當地教育和學術以及旅遊活動,用可持續的方式發展該地區。用可持續性方法振興該地區的地質公園,通過4年一度的複審,定期檢查其適當性和活動程度,並且始終要求維持和改善其品質。
-
Q3. 地質公園在哪裡?有幾個?
-
在日本,目前有46個由日本地質公園委員會認定的日本地質公園(截至2022年1月)。此外,世界上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目前,全世界共有46個國家177地區(截至2022年4月),來自日本的包括有島原半島(長崎縣)、系魚川(新瀉縣)、洞爺湖有珠山(北海道)、山陰海岸(鳥取縣、兵庫縣、京都府)、室戶(高知縣)、隱岐(島根縣)、阿蘇(熊本縣)、阿波伊山岳(北海道)、伊豆半島(靜岡縣)等9個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
Q4. 什麼是地質公園"站點"?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其亮點為“站點”。站點可劃分有3種類型:側重於地質學的「地質站點」、側重於自然的「自然站點」、側重於歷史文化的「文化站點」。更進一步是能觀察和遠望到這些站點的地方稱為景點,位於能學習其價值和收集信息的地方有關聯的設施。
-
Q5. 什麼是地質旅遊?
-
地質旅遊隱藏在隨處可見的風景中,是一種享受地球活動與人們的生活和文化之間產生的戲劇、過程和情節的旅行。但是,許多戲劇、過程和情節能看到的少之又少,僅靠觀景很難深入欣賞該地區。經過專業訓練過的嚮導和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對其風景的起源以及歷史中出現和消失的奇聞軼事進行講解,可以更深入地觀賞該地區。因此,可說明地質旅遊是一種能在地質公園內的景點和亮點相關設施,通過認證的嚮導、協商會專業人士、學者等解說,感受地球活動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旅遊。
-
Q6. 成為地質公園需要什麼?
-
地質公園有7個條件;
1:該地區內有多個地形和地質遺產和具備有學術價值的美麗自然環境。
2:有效地利用地質公園這個程序來解決該地區的重要課題。
3:具有法人地位的組織,來管理和運營地質公園。
4:該地區與教科文組織的其他計畫沒有重複。(如果有,則表明相互協同作用)。
5:有各個領域的人參與地質公園活動。
6:參與全球性聯網活動並做出貢獻。
7:不參與岩石和礦物等地質物品的買賣。
為了用既有趣又正確的方式將地質公園的魅力傳達給當地住民和觀光遊客,有必要改善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整備。具體來說,除了能讓遊客認識到他們已經來到地質公園的迎賓標牌,可以清晰描述該景點亮點的解說板、以及可以讓導遊順利到達景點的路標等硬件方面的裝備外,還必須準備宣傳景點魅力的指南、海報和與地質公園有關的紀念品,且要不遺餘力地讓出色的導遊向遊客傳達景點的魅力等,軟件方面的整備。地質公園的專業務涉及許多方面,僅由政府或民間組織來推動是無法運作的。整個地區團結一心祝賀地質公園的認證,各個立場都能以積極的態度來有效地利用認證是很重要的。 -
Q7. 當地特色(農產品),民間故事,當地產品和鄉土風味以及歷史與地質公園有關聯嗎?
-
地質公園的觀察對象不限於地形和地質。宏偉壯觀的地質公園的構成要素不僅包括本地收穫的農產物和海產,還包括經過精心加工而製成的食品和點心。原因是因為大自然利用長年累月創造的土壤、當地特有的氣候條件(氣溫和降水量)、地形等直接或間接而獲得的產物。此外,人們通過傳承該地區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歷史和方言等,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風土和自然活動表所達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地質公園的重要構成要素。但是,要傳達食物和風俗之類的“有形產物”與地球起源之類的“無形產物”之間的關聯並不容易。所以說,需要用具有獨創性、且簡而易懂的方式傳達兩者的關係。
-
Q8. 享受地質公園的秘訣是什麼?
-
地質公園不限於地形和地質,它涵蓋了人們所有的生活、歷史和食物。用眼睛看到的美景、用耳朵聆聽鳥鳴的聲音、用氣味嗅覺土地的氛圍、用手感觸土壤和石頭的感覺、用舌頭品嘗當地美味佳餚,請務必用全身心感受地質公園的奇妙之處。許多地球(地質)與人們的故事隱藏在不知不覺中隨處可見的風景和所吃的食物中。
-
Q9. 地質公園不應該做的事是什麼?
-
許多地質公園認證的地區,為了能持續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其優質環境,其景觀、自然環境和岩石等都受到自然公園法、文化財產保護法等法律所保護。為了可以持續利用當地的自然風光,請慎重的採取收集會顯著改變環境的動植物和岩石等。某些地區甚至禁止將其從現在的位置移開。為了利用地質公園的機制實現區域推廣,妥善保存當地固有遺產是重要前提。為了保持美麗的自然環境,並讓我們的子孫們能如同我們一樣利用它,請避免破壞自然環境。此外,禁止出售其它地區所產的岩石、礦物、化石類等作為紀念品。
-
Q10. 被選為地質公園有什麼好處?
-
地質公園的目的是利用認證來振興該地區,並建立一個下一代可以幸福快樂生活的社區。為達成此目的,必須均衡的開展4項工作。①通過學術相關人員的研究活動,對當地資源附加學術性價值。②加強教育體系,向當地居民傳播並啟發其價值。③用可以持續利用當地的寶貴資源方法,促進地質旅遊振興經濟。④合法和實質性的保護當地資源。這些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不能僅限於國家、縣市鄉鎮等市政當局。為了能廣傳於地區團體、民間企業、個人事業主等多方面,通過地質公園認證具有加強地區間相互合作的好處。其中,發展教育事業體系可說是具有最大效果。
此外,像日本這樣的地震、火山爆發、氣象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與自然災害共存是不可欠缺的。了解當地的自然、認識過去的災害,並將其教訓流傳給後世,將地質公園的機制有效利用於地區的防災教育,對於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日本的人們來講,其意義非常重大。另外,地質公園計畫可說是為能正確了解地球溫暖化所帶來的影響,促進改變自身行為和地區社會的活動,帶來很大的貢獻。
Q1. 「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在哪裡?
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是指長崎縣島原半島全地區。「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包括有島原市、雲仙市和南島原市三個城市。大約有15萬人在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居住生活著。
Q2.「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特徵是什麼? 和其它的地質公園有什麼不同?
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特徵是您能親身感受到世界級活火山・雲仙火山所帶來災難的同時,又能感受到雲仙火山創造大自然的恩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以活火山為主題的,在世界上為例不多。火山有時會帶來災難,但通常會給人們帶來無可替代的恩惠。能親身感受「人與火山共生」是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最大特徵。
世界各國的地質公園具有其地質公園的各自風格,不妨查查看全世界有什樣的地質公園?
Q3.「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亮點在哪裡?
日本最新的火山平成新山和從它的噴發災害到復興的過程是一大亮點.此外,我們也推薦千千石斷層的動態斷層地形,它是由正斷層的活動而引起地面下沉所形成,在日本國內是非常罕見的。另外,從1637年至1638年在原城遺跡發生的「島原・天草農民起義」的歷史,用1792年發生過「島原事變肥後麻煩」來講述眉山熔岩穹頂的坍塌和海嘯造成嚴重災害的復興等故事傳於後世。當然,小濱溫泉、雲仙溫泉和島原溫泉的泉質各不相同,無論是體驗火山也好,觀察各式各樣的岩石也好,與歷史和地質有關的漫遊也好,享受當地絕品美食也好,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享受它,這就是地質公園的好處。有關信息請參閱「地質公園站點」和「模範行程」頁面。
Q4. 在「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舉辦有什麼活動?
與地質公園有關聯的各種活動在「Gamadasu巨蛋」、「雲仙登山信息館」、「平成新山自然中心」、「雲仙諏訪之池遊客中心」等地舉行。其中,稱做「地質遊覽」是以參觀地質公園的亮點為主題的小旅行,因為地形和地質學專家通過易懂的方式解說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景點,很受歡迎。另外有,動植物自然觀察會、星空觀察會、還有「島原半島觀光聯盟」舉辦的許多體驗活動等,島原半島“享受地質”內容滿載。
Q5. 加入「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需要付費嗎?
「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有一些收費設施,但加入「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是免費的。
Q6. 怎麼去「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呢?
開私家車,經由九州高速公路「諫早交流道」抵達外,您也可以搭乘有明渡輪、九商渡輪、熊本渡輪、島鐵渡輪等汽車渡輪來到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搭乘火車,在JR諫早站轉乘黃色鐵道的島原鐵路,能一邊享受當地線路的悠閑之旅的同時,前往「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從福岡方面前來,推薦兩條路線:①搭西鐵大牟田線到大牟田→換乘前往三池港的巴士→從三池港乘坐高速船到島原港。②乘坐九州新幹線到熊本站→搭乘巴士到熊本港→乘坐渡輪到島原港。從長崎機場可利用巴士和鐵路,從福岡市也有直達高速巴士。
Q7. 即使來到「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突然說起「參觀地質公園」,您會為該從哪裡看?該看些什麼?而感到為難吧!
這時,首先請您前往「Gamadasu巨蛋」免費區的「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信息空間」。那裡有概述全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亮點的免費指南冊子。此指南不僅介紹了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模範行程,也介紹了有關歷史、文化、溫泉還有美味的鄉土菜餚和紀念品等。請您務必攜帶指南巡遊地質公園景點。
另外,有12種詳細介紹地質公園主要景點的傳單和地圖,長9M、寬6M,堪稱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整個島原半島的紅色三維地圖、構成島原半島的岩石形成順序排列的展覽區、也可觀賞介紹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宣傳視頻。順便一提,在這信息空間,您可獲得日本國內的地質公園介紹手冊。
島原半島地質公園事務局就在這個信息空間附近,若您想了解有關站點的詳細信息,請至櫃台,工作人員將直接為您提供行程服務。甚至能獲知指南冊子裡沒記載的景點信息、味美價廉的當地美食、還有季節獨特的活動,請隨時光臨。
Q8. 有關於「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書籍或小冊子嗎?
另外,有享受「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快樂指南嗎?
在哪裡能得到呢?
「Gamadasu巨蛋」免費區的「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信息空間」裡擺放著,免費的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整體亮點指南冊子,請務必利用。在「雲仙山岳信息館」、「平成新山自然中心」裡也擺放著這本指南冊子。此外,有關島原半島全區域的觀光信息指南,能在「Gamadasu巨蛋」免費區的「島原半島觀光聯盟」櫃台和各城市的觀光協會索取。
Q9. 想在「島原半島聯合國家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住宿,有推薦的住宿場所嗎?
在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值得推薦的住宿之處,必定是溫泉。島原半島有小濱溫泉、雲仙溫泉、島原溫泉等3個泉質、源泉溫度完全不同的火山性溫泉。這些溫泉地區有許多住宿設施。有關小濱溫泉和雲仙溫泉的酒店、旅館資訊,請洽詢小濱溫泉觀光協會、雲仙溫泉觀光協會及雲仙市公所。有關島原溫泉請洽詢島原觀光事務局或島原市公所。南島原市的觀光信息,請洽詢南島原向日葵觀光協會或南島原市公所。
島原半島上除了有3種火山性溫泉以外,還有原城溫泉、布津溫泉、口之津溫泉等不同泉質的非火山性溫泉。各溫泉區都設有大眾浴池或水療設施。也許您可來個“巡遊溫泉”療癒身心。
Q10. 為了紀念來到「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想購買紀念品,有地質公園的獨創商品或紀念品嗎?
在哪裡可以買到?
搭配有「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標誌的polo衫、別針徽章、文具等是地質公園獨創的代表商品。這些商品大都在「Gamadasu巨蛋」紀念館的商店裡販賣著。最近、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吉祥物「吉歐」和「吉娜」的商品逐漸增加中.
另外、島原半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的紀念品店裡賣有利用雲仙普賢岳的熔岩烘焙的「雲仙普賢岳烘焙咖啡」、還有,島原農業高級中學的學生們和當地業者共同考案出的商品「地瓜蛋糕」、薑湯麵、菠菜湯麵線、有著可愛吉歐包裝的「火山之子吉歐」等商品,不妨找找看。
其中,「地瓜蛋糕」在亮點之一的雲仙市千千石町的「千千石觀光中心」、「薑湯麵」等在能品嘗到好吃的手抻麵的店鋪「麵之山一」或紀念品店裡、「火山之子吉歐」在島原市內的清流亭和「餅乾爺爺」分別銷售中。
Q1. “雲仙嶽”是山的名字嗎?
雲仙嶽是三嶽五峰的總稱。三嶽指的是普賢嶽,國見嶽,妙見嶽。五峰指的是野嶽,九千部嶽,矢嶽,絹笠山,髙岩山。有時候也僅指三嶽。
Q2. 什麼是溫泉?
①湧出地表時溫度高於25℃,②特定成分在1Kg的液體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滿足兩項之一的湧泉,即可稱為溫泉。噴出地表的水蒸氣或其他氣體,如果滿足上述條件,同様可以稱為溫泉。
Q3. 什麼是平成火山噴發?
指1990年(平成2年)11月17日開始的雲仙普仙嶽火山噴發。山頂附近形成的熔岩穹丘(Laba Dome)部分坍塌,引發火山碎屑流(Pyroclastic Flow)和泥石流(Debris Flow),這成為本次火山噴發的特點。活躍的火山活動持續了5年之久,火山噴發中形成的平成新山(1483m)成為長崎縣内的最高峰,並被認定為“國家自然纪念物”。
Q4. 火山碎屑流和泥石流有什麼區別?
火山碎屑流(Pyroclastic Flow)是空氣、火山氣體和岩漿碎屑的混合物。 泥石流(Debris Flow)是沙石和水的混合物,除了火山噴發。其他條件下也可能產生。火山碎屑流高溫高速,所過之處,萬物俱焚,因此極度危險。與之相比,泥石流溫度低、流速緩,但摻雜其中的大量泥沙和岩石能破壞流經之處的一切物體,並將道路掩埋。
Q5. 什麼是斷層?
斷層是大地的斷裂。體現大地整體承受了擠壓、拉伸、横向撕扯等力的作用。在日本相對罕見的正斷層,即大地由於受到拉伸力作用而形成的斷層,在島原半島極為常見。
Q6. 島原半島是如何形成發展的?
大約430萬年前,海底火山噴發造就了島原半島,隨後, 這個火山島向北不斷増大。約50萬年前,雲仙火山的運動活躍起來。40萬年前雲仙火山的山麓坡地連接成片,便成為現在島原半島的原型。從30多萬年前開始,島原半島中部由於斷層活動不斷下沉,海水淹沒的土地恰好由雲仙火山運動不斷補充更新,直至現在。
Q7. 什麼是“島原出事肥後遭殃 ”?
1792年5月21日發生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災害,用於表現這次災害的説法--“島原出事肥後遭殃 ”一直流傳到現在。火山噴發引發的地震造成了眉山大規模局部山崩。坍塌的砂石流向海洋導致大海嘯,山崩和海嘯酿 成島原半島約9000人、熊本(肥後)・天草地区約6000人死亡的大悲劇。
Q8. 什麼是“島原天草起義”?
又稱為“島原之亂”。 江戶早期島原藩和天草領連年歉收,但稅賦依沉 重,領主持續鎮壓基督教活動,1637年11月,平民起義終於爆發。島原藩和天草領内3萬(多種説法)平民擁立16歲的天草四郎時貞為總大將,發動起義,這次起義加速日本實施閉關鎖國政策,是歴史上的重要事件。
Q9. 什麼是“沖田畷”?
安土桃山時代的1584年,制服了九州北部的佐賀龍造寺氏興島原半島的有馬氏、薩摩島津氏之間展開了一場大戰。 面對擁有數萬兵力的龍造寺大軍,僅有8000子弟的有馬、島津聯軍佯敗撤退,將龍造寺軍隊引入狹窄的農田間的小道,兩翼夾撃,借助地形優勢,完勝龍造寺大軍,並剿滅總大將隆信等眾多重臣。這場戰役之後,九州的勢力地圖發生了巨大改變。
Q10. 南北朝時代的島原半島是什麼樣的?
南北朝時代的1350年,九州是南朝在國内唯一佔優勢的地方,因此島原半島也經常成為戰亂的舞臺。北朝室町幕府一方以九州探題(官名)今川氏為首,南朝的菊池氏、少二氏一方以懐良親王為中心,二者之間征戰不斷,一直持續到1383年懐良親王去世。